巴比伦天文学的黄道十二宫和中华天文学的十二辰之各自起源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宇虹,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早在亚述学建立初期,学者们通过对出土于两河流域遗址的星象学和天文学泥板文书的研究,发现了天文学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晚期(公元前1700年)而兴盛于中、新和后巴比伦时期(公元前1000年—前100年)。从新巴比伦时期(公元前626—前539年)开始,两河流域出土文献中的天象占星术的泥板开始增多。被亚述学者称为《当天神和恩利勒神》(为该系列文献的首句)系列泥板是由七十多块泥板组成的一部重要的天象经典。这是一部记录天象预兆国家祸福的天人感应的占星术书。它最后编纂的经典本是由塞琉古王朝时的巴比伦尼亚天象书吏们完成的。前50块泥板记录了日、月、气象等变化的预兆内容;后二十多块泥板记载由行星和恒星运行变化而预示的国家兴亡。早在1900年,美国亚述学者品克斯就在一些有关《当天神和恩利勒神……》和天象占卜的泥板文书中发现记录12个星座和12个月份的排列组合,他把这些每月之星的文件整理后命名为《星盘》(Astrolabes)文件①。1907至1915年,一些德国亚述学家发表了一系列巴比伦天文学的研究成果②。此后,对巴比伦天文学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特别是近年来,一批欧美学者取得了很大的一批成果③。年代学者用现代天文学所提供的天体运行历史年表来筛选巴比伦泥板中所记载的各个时期的天体相位周期,从而可以推算出当时的公元年。《当天神和恩利勒神……》这部晚期的古代占星术著作对近东年代学的贡献是它的第63块泥板——“金星泥板”被发现实际是古巴比伦时期所记载的金星运行观测表的传世本。这一泥板文献共记有59个天象及其预兆。其中预兆1—21和34—37被整理为21年中金星出没的记载。前21个天象又被分两个系列:其中预兆1—10是记载了金星运行的一个八年周期,而预兆11—21是另一个八年金星周期。据天文学家平格瑞分析,第二个八年周期不是第一个八年周期的继续,而且数据错误较多,整个泥板是抄自不同时期的有关金星的记载。然而,预兆1—10所记载的金星八年周期除了一个基本数据错误外,和现代天文计算完全吻合。幸运的是,传抄的“预兆10”并不是一个兆文,而是古巴比伦王朝第十王阿米嚓杜喀的第8年的年名。该预兆如下:“在12月25日,宁西安娜女神(金星)从东方天空消失,年名:‘锒金座椅’。”“金星泥板”首先被牛津大学亚述学者S.郎敦(Langdon)和天文史学者J.珐得壬翰(Fotheringham)在1928年研究发表④。此后,多位古代近东天文学者利用这一泥板中的金星的相位重新推算古巴比伦王朝的公元年。笔者曾对巴比伦的《金星泥板》的研究作过中文介绍⑤。中华文明方面,在和新亚述和新、后巴比伦同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9—前221年),人们已经掌握了五大行星的运行周期和星座的位置。《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律历志》等世传天文学经典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占星学。近年来出土的文物也提供了同类的材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记录了从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到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共70年的岁星(木星)、土星和金星的运行位置和周期,都十分准确,如书中总结的金星周期为:“(太白)凡出入东西各五(次),复与营室晨出东方,为八岁。”

      中华文明黄道十二辰、二十八宿的起源和木星12年黄道周天观测

      国内对巴比伦天文学和中华天文学比较研究首创为郭沫若先生。他于1931年发表了他留日期间写作的《甲骨文字研究》一书,其中的最后论文《释干支》长达190页(完成于1929年),可谓全书的重点⑥。文章中他创造性地对古代中国从商代开始用于六十循环计日的干支(词源“母子、斡枝”)体系中的十二支即黄道十二辰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黄道二十八标志星宿和巴比伦(他所用的巴比伦文明的年代为过时的早期年代学说法)和西方天文学中的黄道十二宫星宿和其他天文学知识进行对比研究。他否定了日本学者提出殷商人用十二辰的符号记12月的假说,指出以十二辰配12月的用法始于汉代。他认为在汉之前,古人已开始用十二辰(可能起源十二星座)为标志将天球黄道(太阳和行星轨道)分成12分区:“十二辰文字本黄道上十二恒星之符号,与巴比伦12宫颇相一致,初似专为观察岁星而设,后乃用为日月合朔之标准点。”《楚辞·天问》有“天何所沓?十二焉分?”。他将中文“辰”的字源释为“耕具”,用为星名,指出西方称北斗为“犁”。很巧的是巴比伦星座表以“犁星”(北天三角星座)开首。

      在古代中国,12年的木星周期在定制太阳年的四季和节气为标志的农时历法上起到了决定作用。《史记·天官书》写道:“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正义,《天官》(占)云:“夫岁星欲春不动,动则农废。岁星农官,主五榖。”《天文志》云:“人主仁亏,貌失,逆时令,伤木气,则罚见岁星。”由于木星为农业时令之神,郭老解“辰”的词源为“神圣农具、星体”之说也有根据。《马王堆五星占·五星凌犯》一次称辰星为“耕星”,可见两字同义:“太白、熒惑、耕星(=辰星/水星)赤而角,利以伐人。”郭老在文中列出了《尔雅》、《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汉书·律历志》和《淮南子·天文训》等书中记载的从寅卯到子丑的十二辰次序、它们的标志二十八星宿和木星(岁星)12年巡游十二辰一周天的12个名称(岁名)。提到木星的岁名的最早文献是战国时期的屈原(约前343年—约前281年)的著名作品《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白话是:“在太岁在寅辰(木星在丑)而称为摄提格的那年的正月(《尔雅·释天》“正月为陬,月名”)的庚寅日,我降生了。”

      和巴比伦和西方的十二星座为黄道之十二区段不同,中国古代是以二十八宿星为日月五行星在黄道十二辰上的行宿的标志,所以每一辰区内有2个或3个星宿而不是一个。《淮南子·天文训》有“太阴在四仲(第2、5、8、11年?),则岁星行三宿,太阴在四钩(1、3—4,6—7,9—10、12年)则岁星行二宿,二八十六,三四十二,故十二岁而行二十八宿。(岁星每)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岁而周(天)。”(《史记正义》,晋灼云:“太岁在四仲,则岁行三宿;太岁在四孟四季,则岁行二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