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0|回复: 0

汤涛:华东师范大学1972-1980年更名始末

[复制链接]

1243

主题

425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317
发表于 2020-7-6 00: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汤 涛:华东师范大学1972—1980年更名始末( v& K4 I% S; _+ L

% e  j( [& C1 x2 F1 \5 x发布时间:2018-07-04' k* d7 c0 i% a) h3 c0 U$ L: }6 E

, b  s" }: R7 n7 b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是以肇建于1924年的大夏大学、1925年的光华大学和1879年的圣约翰大学等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在1972年1月至1980年8月期间,华东师大曾有一段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历史。华东师大更名的背景缘由是什么?更名后的管理体制、系科设置、校区布局、人才培养有何变化?后来又是如何复名的?本文试从档案文献出发,探寻这段更名始末。% |! x* `" F# A/ r7 R1 ^4 w) q
7 w! u/ t! P% ]3 j( v5 T1 l# p6 p
 更名缘起
" \! ?* p0 B: d9 c' N$ _- C4 d- G7 n' X8 Z# C/ R; P& |* }
  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四校并入华东师大,然后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
0 @: `1 _) z( l+ r) C* l
/ B6 g) m  G3 l- _3 B, }  1971年7月31日,历经三个多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落幕,会议通过《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提出要对全国高校进行院校调整。上海市委、市革委会根据此次会议精神,决定对上海的高校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主要是撤销、迁离和合并,到1976年,将上海高校由24所调整为16所。. C1 J4 n* {4 ~- w. \) W2 J% E! p

7 Q2 N! R9 S" B$ H2 }& |( @8 U  为加强对师范院校的领导,调整方式采取合并式。1971年12月7日,上海市委决定将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并入华东师大,再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主管部门由国家教育部改为上海市政府。更名后的上海师范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上海地区培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中学老师,配合三大革命运动实践,积极开展业余教育和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12月17日,成立由华东师大魏进、上海师院张光明、上海教育学院张世德等组成的并校五人领导小组(后称上海师范大学筹备组),并举行首次会议。会议决定在领导小组下设立并校工作班子。四天后,正式成立由 22人组成的 “上海师范大学”工作班子。班子分设组织、教育革命、校务和秘书四个组,统一在华东师大办公。12月31日,工作班子确定了学校管理体制及系科设置方案。方案要求各校短训班按专业划归所属系科领导,各校专业教师按系科归口,各类人员的调动等并校后由上海师范大学党委统一处理。同时,提出《上海师范大学“四·五”规划》,一起报上海市委。
% p6 G; `$ t' c5 _9 }7 C/ l' O/ |! g" G# d  E( w: W/ d
  1972年1月,华东师大党委召开全校师生员工大会,传达市委关于五校合并的决定,并对院校调整进行动员。3月,并校领导小组召开原五校两委班子会议,宣布校系各级领导班子名单以及职权范围,布置并迁任务。根据上海市委的意见,校领导小组已由5人扩大为11人。会后,各系各单位领导班子分头研究并迁工作,拟订工作计划。4月,华东师大物理系率先进行并迁,原上海师范学院、半工半读师院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附属工厂的生产线全部合并于华东师大本部。
( J3 R+ z2 J3 _
# X  J1 n. O! k更名后的校区布局与干校并迁' x0 i8 J4 Q7 V- R2 p. r8 K

5 G$ P# a6 o+ H  上海师范大学本部和校部机关设在华东师大校区,分部设在原上海师范学院校址。理科部分设在华东师大校区学习,文科设在原上海师范学院学习。学校大丰“五七”干校南迁奉贤。* t: {( m. ^  H( ^. X
  s$ H) f5 }5 A2 Y% N0 N
  1972年1月,上海师范大学筹备组向上海市革委会上报《关于上海师大汇报提纲》,五校并校方案,基本以此为据进行实施。
3 `: M# g# r* w1 N
8 \& a' i. ]8 i  《汇报提纲》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一)上海师范大学的规模。干部978名(其中局级25名,处级50名),各类教学人员2222名,各类职工759名,学员5711名(其中普通班784名,培训班4927名)。今后计划招普通班学生1800名,培训班学生5000名。(二)办事机构。校部设政工组、教育革命组、校务组和办公室。(三)学校布局。校部及理科设在原华东师大,文科设在原上海师范学院。原华东师大校址为上海师大本部,原上海师范学院校址为上海师大分部;江苏大丰“五七”干校迁至奉贤原教育学院干校。(四)系科设置。更名后的上海师范大学设历史、中文、政教、外语、教育、革命文艺、军体、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12系文理两科。(五)附属单位。附属单位包括校办工厂、图书馆、印刷厂和“五七”干校。至于图书馆,五校则完全合并,作为校部直属单位,上海教育学院图书馆并入华东师大图书馆,半工半读师范学院和体育学院图书馆并入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
/ H5 _: U* E; J- N9 o3 {' O6 k5 @/ m
  在此,特别记述一下学校“五七”干校设立与并迁情况。7 i- V9 q3 Q# ?% F

7 J+ t1 R" N0 R1 j/ j6 e" Q  早在 1970年2月,华东师大就在江苏大丰县建立“五七”干校,并成立干校临时党支部,从各系各部门抽调干部教师50余人组成“尖刀连”先遣队。6月,第一批“五七”干校学员200余人赴大丰进行“劳动锻炼”和“斗批改”。成立一年间,干校有156名教师、干部经过干校“劳动锻炼”回校工作,尚在干校劳动的有305人。地理系教师钱今昔曾回忆道:“ ‘五七’干校坐落在苏北大丰县沿海的盐碱、草荡地区。这样的土地不仅不长粮食,连棉花都很难收获。那里的蔓草,可达数丈之高。勉强种些玉米、碾成粗粉作粮食用。那里虽然经济落后,但自然风光却很旷丽。我们大约二百多人,每天早晨学习后,荷把锄头下田,开沟引水,希望能够冲刷盐分,改良土壤。”4 w/ x) n6 ?$ ~! }- C4 {/ E/ J
) M0 V( j% z8 s; v* A
  1972年1月,华东师大、上海师范学院、半工半读师院和教育学院等四校负责人召开碰头会,总结大丰“五七”干校情况,制定干校合并初步方案。方案内容主要包括:(一)基本情况。四校“五七”干校总人数500人,其中华东师大200人;总面积为1793亩,其中华东师大650亩;已耕面积1100亩,其中华东师大450亩;以及四个养猪场有生猪220头,4个牛棚耕牛17头,农业机械有丰收35拖拉机2部等。(二)组织领导和人员编制。干校由7-9人组成党总支委员会,下设五个支部,设共青团支部一个。(三)1972年的生产任务。力争做到粮、油、菜、柴自给,肉类大部自给。干校现有500人规模,按每人平均种植1.5亩,共计750亩。副业生产,保持养猪200头左右,耕牛10头,养鸡200只,养鸭300只。(四)调整后的布局,做到相对集中,以便领导和管理。比如:校部和各组室、广播台、小卖部、医务室,设在现师院干校。机耕机修间设在师大干校,汽车、拖拉机机房设在师大和师院干校。( o. J$ M0 O' V4 p

. Z; ], @( e0 W- n% m; J6 d9 }) m3 ^  为了便于领导,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并有利于教学结合实际和减少大量路费,上海师范大学大丰“五七”干校决定迁往奉贤的上海教育学院干校。
( j$ j% s# N0 p: B& h8 L: q7 j9 p+ m6 {1 Q
  1972年12月初,根据上海市委决定,上海师大在奉贤农村创办涉外人员外语培训班。学生从上海市区各中学选拔,共199人,实行半耕半读。《冯契年表》印证了这段迁移史:“1973年,‘五七’干校迁至上海市奉贤县,又去奉贤‘五七’干校。在写给老友的信中说,‘现在我们的干校是半年轮换一批,又读书又劳动,生活很愉快。’”9 \5 }; J% p6 I6 T) c

; q1 T, a2 D# V8 m1 v  1977年12月,经校党委研究决定,撤销“五七”干校。“五七”干校前后长达6年之久,共办8期,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去干校劳动的教师共1960人次。( J" X$ V; D% Q. S/ }, y$ Q# T/ n% f

" B7 y: i& b5 G! K( H更名期间的人才培养
5 t- ^* ^1 M5 L& k8 i+ m1 _
8 I: t) c; Q7 h  ?3 d/ b8 t; {  1972至1978年间,三年制普通班毕业的学生有5300名左右,三届“五七”干校外语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0 d, z/ Z" ^% s/ i# ?1 o& C; |

8 f, q. `. \; L  O  更名后的上海师范大学主要开设3年制普通班(工农兵学员)、外语培训班,以及函授和短训班等。) k* W% P4 ^, l5 \: `/ P( J

+ y- ]7 r( w. }; r4 }  普通班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华东师大更名之初,大学正常的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都被迫停止。根据《会议纪要》提出的“工农兵学员就是教育革命的主力”精神要求,大专院校招生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二至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身体健康,一般是未婚的;一般应有相应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工人、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入学,可以根据情况放宽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 Y3 V" r0 a, Q& R# o

0 ~% z" Z* p! k7 ?/ C4 z  1972年2月,学校党委根据培养中学教师的总任务,提出:(一)重建教研组;保证各科都要有教材,年内各系重点编好一些基础课教材;(二)给教师必要的备课时间;(三)对已开设的基础课作一次质量检查;(四)保证教学时间,全年教学34周,每周学习52学时,不得随意停课;(五)实行考核制度;(六)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至此,学校教学工作得以初步恢复。
+ o$ m. F; J7 }! b% W8 t! l- ~: b- g9 u7 }& T" ~
  1972至1978年间,上海师范大学三年制普通班毕业的学生有5300名余人,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如:72级数学系的李源潮、中文系的魏承思,73级政教系陈卫平,74级外语系英语班的崔天凯,75级外语系法语班的黄慧珍,76年中文系的陈子善、翁敏华,77级数学系林华新等等。
% E( ]! p4 E5 l# G& F
" P& _2 l- Y. n  1972年,随着我国外交新局面的打开,外事任务日益繁重,外交官呈青黄不接之势,已“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坚定的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政策的外语人员”。遵照中央的指示,上海市革委会决定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拔600名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分别在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外语学院三校的“五七”干校进行外语培训学习。600人中,每校各招200人,挑选时要求男女比例为7:3左右。选拔条件包括本人政治思想好,劳动好,无复杂的社会关系,有一定的外语基础,身体健康,无严重残疾,年龄在十七岁左右;培训期间,以参加劳动为主,同时给予适当时间学习政治、外语;两年之后再从中挑选一批政治业务好的,送至有外语的院校继续培养,其余的继续留在干校或另行分配,实际一直在干校学习到毕业。培训期间,学员同农场的知识青年待遇相等,第一年每月生活费18元,第二年按21、24、27元三种标准评定工资。0 K+ [/ R3 `; K
  k5 B4 e7 n8 B* v( A9 f
  上海师范大学第一批学员法语班、日语班和德语班各招25人。英语四个班共招125人。1973年和1974年,上海师范大学又各招收了一批学员,三批实际共招收学员595人,其中英语396人,日语75人,法语74人,德语50人。
1 m5 b4 Y& `9 I% Q, _" S+ l
- E+ W+ F# e# D4 K! N# ~* T1 v) L  外语培训班的办学地点几经更换。第一批为1972年10月25日赴江苏大丰“五七”干校。次年4月,全部学员迁往上海奉贤滨海地区的“五七”干校。以后的第二、第三批学员入学后都在奉贤干校,最后阶段迁到上海师大分部学习。
2 w4 p2 j3 v" ^, A: M8 \
! l$ y. u& \- g% B  Q  外语培训班的办学宗旨是“一面劳动、一面学习马列和外语”。上海图书馆原馆长吴建中曾回忆 “五七”干校这段生活,他说:“六点半还是七点起来,我记不清。然后就做操。早上吹哨,然后集合。外面大喇叭响后去做操,吃好饭后排队出去上课、干农活。”“读书都是半天,不是上午就是下午,基本上就是保证半天。”5 u  {* [) r4 Z& E

1 K3 B- s8 }" @8 n9 B% a" G  外语培训班属于学校试点项目,当初没有明确的学制和学历层次。1982年7月13日,上海市高教局发布《关于对原外语培训班学员进行复习考试的通知》,要求相关学校对1976至1978年间在外语培训班取得毕业资格的学员组织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课、语文和外语。凡考试合格者,承认大学专科学历。学校根据文件精神,随即开展此项工作,并于当年12月为考试合格的学员换发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历证书”。外语培训班学员在校时间相对较长,同时又经历了相对系统的外语训练,基本都具有较好的外语素养,77届毕业生曾经集体翻译出版了《玛格丽特·撒切尔》一书。三届毕业生多数分配在高校、外事和科研部门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就,如72级法语班的王沪宁、包文英,日语班的陆留弟、陈鸿斌、季增民、江兴华,英语一班的山顺明,英语三班的余强富,英语四班的姜海山;73级日语班的吴建中、郁伟华;74级法语班的吴勇毅,德语班的刘同兰等等。
* s8 q0 J  P$ g+ M' ^' o/ K7 ~# C; V
 三校分出,恢复原名
) ^0 F3 G8 k. X- x9 U" m/ h: G4 `. s+ ]
  1978年,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院和上海教育学院分别脱离上海师范大学,结束了长达6年的并校历史。1979年,大夏校友吴亮平把恢复“华东师范大学”人民信函,亲自送给中央党校校长***和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加快推进校名恢复的进展。
1 U4 v9 c8 M# W2 F7 U: ]* s
( I2 B5 R( n) S& |4 ]  华东师大更名“上海师范大学”后,由建校时提出的根本任务“培养中等学校师资”转化为“培养中学教师”,这种单一的师范教育在“文革”结束后,明显落后于时代。为了使上海地区的高等师范教育布局更趋合理,能够适应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重建华东师大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E. C/ `7 A) U( H' F$ m8 G
5 z. m, h- d# O
  1977年6月2日,学校教工郁中秀、徐增珏等12人联名给校革委会写信,力陈重建华东师大的必要性。10月11日,学校党委向上海市委、市革委发出《要求尽快改变我校体制的报告》,建议市委、市革委和教育部立即着手调整上海高等师范院校的布局,将上海师大分为华东师大、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指出“华东师大以培养重点中学、高等学校师资及科研人员为主要任务,面向华东、全国招生、全国分配;上海师范学院以培养中等学校师资为其主要任务,面向上海”。
& R1 j! J5 j( Y/ t0 s, z/ m0 _7 Q6 X- q' B! h1 h
  1978年2月27日,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原则同意报告所述内容。报告中提出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88所,其中恢复“文革”前原有的重点高校66所,新增28所。华东师大重点高校的地位得以恢复。3月,学校党委给上海市委、市革委会上报《关于贯彻市委指示精神,搞好分校工作的请示报告》,提出各校分离的具体原则,主要包括:(一)在人员方面,原则上回原校,后期进校的根据工作安排分配。(二)专业设置方面,仍然按照原来各校的专业设置。并校后新设的艺术系属于上海师范学院;德语、法语、日语等专业以及在校二、三年级学员(除艺术系属上海师范学院和江湾体育系属上海体院外)及干校外语培训班全部学员都属于华东师大。(三)并校期间的档案由华东师大保管。(四)其他诸如仪器设备、图书、房产等也都按照基本原则和友好协商的办法进行分配。(五)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所有人员、物资造册后由华东师大代管,其后基本并入华东师大。
% ]% [8 A; ~. L2 ~6 i' W1 ^% \% w/ A$ U6 B
  1978年4月28日,教育部批准恢复上海师范学院建制。5月13日,上海师范学院重新挂牌。6月,上海体育学院和上海教育学院也相继恢复建制。至此,分校工作基本完成,结束了长达6年之久的五校合并的历史。( u* K" d5 N: V; Y
" T# }4 a7 N0 S9 P: |" O; k( ~
  分校之后,华东师大继续沿用“上海师范大学”校名。
( h3 R- T% _! u" _+ l( z
1 I1 w9 M' a, J" f* j% e5 L- b% }" t  1978年下半年,在校党委书记施平、校长刘佛年的提议下,由施平书记出面具函,再次邀请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舒同为“上海师范大学”的校牌题字。舒同在接到施平书记来信后,很快寄来题写的校牌题字,题字是写在旧报纸上的。学校接到题字后,由校办主任朱光基等负责复制成木质校牌,并悬挂在学校大门口。
. z7 G/ R! N: ~2 L  ^) F/ _
/ B( ^' M& {" [  虽然华东师大重新恢复到以前的本身,但对继续使用“上海师范大学”校名,广大师生十分不满。1979年4月27日,应校党委邀请,中共中央党校顾问、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亮平校友来校作题为《形势与若干理论问题》的报告。在接待期间,吴亮平询问学校校名变迁经过。在听取相关情况后,对母校不恢复原校名认为不当。他嘱学校用“华东师大部分教师”的人民来信名义致函教育部。吴亮平把信函带回北京后,亲自送给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和教育部部长蒋南翔。) X) D# {. v  G! l* S0 |

) W3 B! O% y: a" |5 o! V  这两封人民来信,对恢复校名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1980年8月15日,经教育部批准,“上海师范大学”恢复“华东师范大学”原名。华东师大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八年多历史正式宣告结束。: b6 \, r2 g, @" e- _# z: \6 K
  l5 E- o9 W1 P- ?4 ~# i* P" G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
+ `: x" e/ D/ w$ ]( n4 K6 r9 W! {) g4 ^4 L* ]9 v
https://news.ecnu.edu.cn/7c/3d/c1851a162877/page.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3-11-3 04:10 , Processed in 0.1073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