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3月19日~太陽星君聖誕

文摘自:歷代仙真史蹟聖誕錄 
    太陽星君也就是太陽之神,俗稱「太陽公」、「太陽菩薩」。太陽為太陽系的恆星之一, 日之通稱,陽精也,為眾陽之宗、紀歲之基準,古有「大明」、「陽烏」、「金輪」、「白駒」、「正陽」、「朱明」等別稱,道家敬稱「星」為「星君」。
    《拾遺記》有云:「炎帝神農築圓丘以祀朝日」,表示從神農氏時代開始,就有祭祀太陽星君的宗教儀式,而且築圓丘為祭壇;《帝王世紀》則提到:「太昊帝伏羲氏,繼天而生,首德於木,為百王先。帝逋於晨,故位在東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稱太昊。」上述直接將伏羲氏視為太陽神化身,因此商朝有朝迎日山、暮送日落的儀式;周朝率眾諸侯,朝日於郊;明朝分別在京師南郊設天壇,北郊設地壇,東郊設日壇,西郊設月壇;清朝的制度則全是為天子所專屬的祭祀,朝日之禮,應面東方震位,亦即日出東方位也。
    《史記封禪書》云「八神:一天、二地、三兵、四陰、五陽、六月、七為日、八云四時。」由於古代祭日均由天子或王侯主持,但民間早已漸漸衍出祭拜「太陽公」的習俗,以感謝四季陽光普照之恩惠,在許多古老國家如埃及、巴比倫等也有此習俗,將太陽神奉為人類信仰的自然神之一。鸞門尊為「日宮太陽帝君」,號稱「日宮朱明炎光太子、太陽鬱儀帝、顯光普照天尊」。 
    至於入清之後,將太陽星君聖誕訂於農曆三月十九日,乃因這天是明思宗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槐樹上之殉難日,所以藉由祭拜太陽公(太陽有「大明」之意),祈禱能夠反清復明,後世承襲之;而上古時代祭祀太陽公的制度,以及對太陽星君的崇拜,與道教崇尚自然信仰,禮祭星宿的思想不謀而合,故道教尊稱太陽星君為「日宮炎光太陽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