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可立:政改過程幾個轉捩點

2014102801

從去年戴耀廷提出佔中運動開始,政改的博弈棋局便逐步成形,各門各派均提出方案以供社會討論。到今年5月6日的民間方案投票日,學聯、學民與人民力量的「公民提名」成為民間「唯一」爭取的方案時,筆者目睹他們拉票時對勝負的緊張程度,已知將來的博弈將會是硬碰硬的對抗。那是第一個轉捩點。

到5至8月,中間派仍有些少希望,希望能夠爭取北京的接納。不過,到8月31日人大常委落閘,便出現第二個轉捩點。博弈棋局只餘下學聯、學民和人力與北京兩大陣營,其餘的參與者均起身離場,成為旁觀者。不少人起初估計,北京既然下了御旨,學聯等民間力量只能擾攘一輪,可能包圍政總兩三天後便各自散去,然後特區政府的任務,仍是在二十多個泛民議員身上做工夫,游說他們就範,撬走游離票。

市民實踐framing理論

不過,包圍政總當夜,當警方出動防暴隊粗暴拉走學生,各方爭相救援,後來警方那一個又一個的催淚彈,便產生第三個轉捩點,一切矛頭均指向特區政府。電視機前的觀眾看警方與人群對峙,充滿推撞、慌亂、奔走的場面,感受到什麼叫做政治鎮壓,使大量市民湧向現場支援。

這些支援者不一定支持公民提名,而是出於義憤而參與,但在政府連串的鎮壓行動中,他們的義憤不斷提升,同時呼喚親朋參與,希望更多人救救爭取民主的孩子。在短短的十數小時內,數以萬計的市民產生共鳴感,實踐社會運動的framing理論(共同找到不公義的對象)。自此,爭取民主的方法就是與抗暴連結在一起,而政府是合法使用「暴力」的根源,心須加以制裁,因而不斷強化佔領行動的合理性。

隨着局勢發展,報章、電視、facebook、whatsApp等謠言和指摘滿天飛,在恐懼、不甘受辱與義憤的交織下,反而令大量佔領行動市民的立場更加堅定。加上警方及一些類似黑社會人物的干擾,這股抗暴政力量愈來愈雄厚。

到了這個地步,特區政府與北京才明白鎮壓所產生的反彈力,因而改以柔和的態度處理政改要求——北京不斷放出解放軍不入城的訊息、政改三人組主動邀約與學聯會面,以及董建華再次出山以慈愛長者的勸慰手法,遞上橄欖枝,希望釋稀一些壞印象,但一切已經太遲了。在暴力鎮壓的影響下,無論警方當時的判斷是對是錯,特區政府也變了大輸家。特區政府是兩陣對壘的夾心人,本來沒有改動人大決議的權力,在既定的框架內,只能作有限度的改善;但在鎮壓後卻成為所有投擲矛頭的對象,任何舉動均會被人誤讀和責罵,一切也須謹慎行事,以免加重民怨。

這種被廢武功的感受,只要看一看林鄭月娥在與學聯開會時照稿誦讀,對答時謹慎得甚為刻板,完全失去以往顧盼淡然的風采,便可得知。而且特區政府也知道無論政改能否通過,將來的日子將會崎嶇滿途,立法會與民間的反對力量已經凝聚,每項公共及社會政策都有可能給不合作運動拖得遍體鱗傷,必須增加公帑「醫治」。反而,始作俑者的中央政權,至今仍未受到攻擊。學聯及人力都明白,與其隔山打牛,倒不如拿特區政府出氣,打仔觀父母,以察反應。

佔領運動釋放野獸

希臘神話有個叫「潘朵拉盒子」的故事,美女潘朵拉因好奇而打開宙斯送給她的盒子,一切肉體與精神的病態,如嫉妒、怨恨、復仇、麻疹、中風等怪物及野獸都跳了出來,禍害人間。潘朵拉急忙關上盒子,只留下一個空的希望。

在佔領運動方面,每天都有不同類型的變化。在金鐘,每天都有小組討論及學習,也有不少講座。銅鑼灣較少突發事件。在旺角,因為有很多街坊鄰里、叔叔嬸嬸,這些都屬民間的交流,雖然間中有口角爭吵,但未構成嚴重矛盾。最主要處理的是,警方要求整理的秩序,以及一些民間社團的粗暴騷擾。

有些人認為,佔領運動是個人的醒覺運動,屬於個人領域,是一個政治認同運動。如果說有什麼轉捩點的話,只是指政府在處理民間糾紛時的雙重標準,例如封鎖《蘋果日報》的群眾不理法庭的禁制令,或是警方偏袒某些騷擾人物等等。這些看法仍是以不公義為論述,強化一個觀點,因為我是為社會公義而奮鬥,任何挑戰我的人就是不公義。

這就引起目前不少人談及的社會撕裂問題。一些非佔領者質問,為什麼你所堅持的公義就是重要,我所堅持的就不重要?有些人也會質問,我雖然支持你對公義的追求,但我不同意你的手法,有何不可?你有自由踩場,為什麼我沒有?這些質問,引起社會價值優次的爭執,令全城出現一個「社會秩序v民主發展」的二元對立情況,產生unfriend潮,整個社會政治化,前衞v建制,中間派等於牆頭草,把對方推向極端,只要出現一些敏感事件,對峙甚至暴力局面隨時都會發生。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困擾人類的怪獸咬噬社會的肢體和心靈,而我們僅僅可以留住希望。

上星期講課後,一位女學生上前要求我提供一些意見,如何協助旺角佔領區後面那些小商戶所面對的生計問題。望着她誠懇的眼神,感到在這大時代中仍有不少有心人願意承擔責任,維持社會和諧。不過,也真心希望高高在上的國家領導人,多層面地了解香港市民對爭取民主的堅持,也多些信任香港人所作的政治選擇。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2014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