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民革
跳转至: 导航搜索
Confusion grey.svg
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中國國民黨
中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主席 万鄂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常务副主席 齐续春全国政协副主席
副主席 修福金刘凡程崇庆傅惠民何丕洁田惠光郑建邦邓力平刘家强
成立 1948年1月1日
总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南街84号
党报 团结报
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官方网站
民革中央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
政党 · 选举
National Embl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中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中國共產黨之下现有的衛星政黨之一。主要由国共内战时的中国国民党左派成員及其支持者和一大批起义人員组成,不再信奉三民主义,不同於当时的所谓“中国国民党右派”、不同於現時在台湾的中国国民党,也不同於在1927年南昌起义时曾成立过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建于1948年1月1日,原来是李济深宋慶齡何香凝譚平山等人创建的;后来许多国民党籍的倒戈将领和被俘释放的军政人员加入。截至2012年底,共有党员约10.2万人。其中,大部分成员是留在中国大陆的原国民党党员或其子女、亲属。例如,前任民革中央主席李沛瑶的父亲,就是李济深何鲁丽的父亲,為前北平市市长何思源。还有一些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有关的人士,例如,北洋政府代理大总统冯国璋的曾孙演员冯巩

历史沿革[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内战一触即发。 1945年和1946年以所谓“国民党左派”为基本骨干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分别在重庆广州成立。由此,国民党“左派”成员正逐渐与国民党“右派”脱离。 1947年11月,国民党“左派”的第一次联合代表会议在香港举行;1948年1月1日,会议宣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并推举中国国民党创建人孙文的遗孀宋庆龄女士为该党的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冯玉祥等入选該組織的中央领导机构。 1949年,李济深、何香凝、柳亚子等民革代表受中国共产党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参与《共同纲领》的制定,和选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相關職務人員。 宋庆龄、李济深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潜当选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谭平山朱学范傅作义李德全、何香凝分别任中央人民政府部委的部长和主任。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左派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决定将“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左派力量整合为一个,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民促”同时宣告结束)。 现在的民革,着重吸收以同原中国国民党黨員有关系,同台湾地区各界有联系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目前,除西藏外,民革在中国大陸的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党支部。

中央机构[编辑]

民革中央机关分设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联络部、社会服务部、调研部等6个职能部室。同时,民革中央还主办有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团结报》、刊物《团结》杂志,并有“团结出版社”、“中国通和经济开发咨询服务中心”等下属机构。

加入條件[编辑]

历任党主席和名誉主席[编辑]

中央委员会主席[编辑]

  1. 李济深(1948年1月-1959年10月)
  2. 何香凝(1960年8月-1972年9月)
  3. 朱蕴山(1979年10月-1981年4月)
  4. 王昆仑(1981年9月-1985年8月)
  5. 屈武(1985年9月-1988年1月)
  6. 朱学范(1988年1月-1992年12月)
  7. 李沛瑶(1992年12月-1996年2月)
  8. 何鲁丽(1996年11月-2007年12月)
  9. 周铁农(2007年12月-2012年12月)
  10. 万鄂湘(2012年12月-)

名誉主席[编辑]

  1. 宋庆龄(1948年1月-1949年11月)
  2. 屈武(1988年1月-1992年6月)
  3. 朱学范(1992年12月-1996年1月)
  4. 侯镜如(1992年12月-1994年10月)
  5. 孙越崎(1992年12月-1995年12月)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