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rief Introduction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Cantonese Romanization Scheme, or known as Jyutping, was designed and proposed by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in 1993. Jyutping is a new Cantonese romanization system which has many advantages. It is multifunctional, systematic, user-friendly, compatible with all possible modern Cantonese sounds, and solely based on alphanumeric characters without any diacritics and strange symbols. Jyutping can also be used as a Chinese computer input method. Its basic principles are simple, easy to learn, and professional.
 

方案制定的背景
  鑑於香港粵語並沒有一套普及而簡單、合理、易學、易用的拼音轉寫方案,香港語言學學會在一九九二年九月五日舉辦了「粵語拼音系統研討會」,參加者達五十餘人,一共有報告十一篇,其中九篇寫成論文,收進《九二粵語拼音系統研討會論文集》。

在粵語拼音系統研討會中,徐雲揚建議本會成立專責小組,負責訂定一套粵語拼音方案。當時本會第四屆理事會考慮了上述建議,決定成立「粵語拼音方案工作組」,任務包括:(一)向本會推薦一套粵語拼音方案;(二)編寫方案說明;(三)就如何推廣本方案作出建議;和(四)在第四屆粵方言研討會中推介本方案。

工作小組包括(按粵拼序):徐雲揚、鄧思穎、范國、江影儀、孔碧儀、李行德、藺蓀、梁長城、陸鏡光、蘇周簡開、童哲生、張群顯(召集人)和鍾龍山。小組成員的專業分佈頗廣,除了理論語言學外,還有社會語言學、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粵語教學、翻譯教學;而成員工作單位,院校方面包括兩大、兩理工、浸會;系屬方面,則廣及英文、中文、人類學、語言治療等,可謂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經過一年的反覆討論,本會制定的拼音方案在一九九三年底定案,定名為「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簡稱「粵拼」,並且在當年十二月舉行的第四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上正式向全國及海外的粵語專家、學者公佈。

香港語言學學會的目的是要制定一套簡單、合理、易學、易用的粵語語音轉寫方案,以統一現在粵語拼音使用上的混亂情況。我們要求字母的形式是國際上通用的拉丁字母,而代表聲調的符號則要求是 ASCII字符,以方便各方面的應用,包括電腦鍵盤輸入等。

 

方案內容的簡介
 

1. On sets 聲母

b ()

p (怕) 

m (媽) 

f ()

 

d ()

t ()

n ()

 

l ()

g ()

k ()

ng (牙) 

h ()

 

gw ()

kw ()

   

w ()

z ()

c ()

 

s ()

j ()

2. Nuclei 韻腹

aa ()

i (//)

u(//)

e (/)

o (/)

a ()

yu ()

oe ()

eo ()

 

3.    Codas 韻尾

p (濕)

t (失) 

k ()

m ()

n ()

ng ()

i (西/)

u ()

 

4.    Syllabic nasals 鼻音單獨成韻  

m ()

ng ()

5.    Tones 字調

Tone marks 調號 : 

1 (夫/福)

2 (虎)

3 (/)

4 (

5 ()

6 (父/)

Position of tone marks 標調位置 : at the end of the syllable 放在音節後

Examples 舉例:fu1 (), fu2 (), fu3 (), fu4 (), fu5 (), fu6 (父)

6.    Finals illustrated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韻母字例

i 思

ip 攝

it 洩

ik 識

im 閃

in 先

ing 升

 

iu 消

yu 書

 

yut 雪

   

yun 孫

     

u 夫

 

ut 闊

uk 福

 

un 歡

ung 風

ui 灰

 

e 些

   

ek 石

   

eng 鄭

ei 四

 
   

eot 摔

   

eon 詢

 

eoi 需

 
oe 鋸    

oek 腳

   

oeng 疆

   

o 可

  ot 喝  

ok 學

 

on 看

ong 康

oi 開

ou 好

 

ap 汁

at 侄

ak 則

am 斟

an 珍

ang 增

ai 擠

au 周

aa 渣

aap 集

aat 扎

aak 責

aam 站

aan 讚

aang 掙

aai 齋

aau 嘲

粵拼音節表

 

粵拼推廣小組
  自從粵拼正式公佈後,主要的任務就是向社會各界廣泛推廣粵拼。本會在一九九四年成立粵拼推廣小組,參加的成員包括(按粵拼序):鄧思穎(香港理工大學)、范國(香港浸會大學)、李行德(香港中文大學)、藺蓀(召集人,香港城市大學)、陸鏡光(香港大學)、張群顯(香港理工大學)和童哲生(香港城市大學)。推廣小組曾籌辦和策劃的活動項目計有:在互聯網上 設立「粵拼發燒友俱樂部」討論粵拼應用的問題、編訂及推廣《粵語拼音字表》、設計粵拼輸入法、對學界宣傳粵拼等。

在本會第九屆理事會的建議和推動下,新的粵拼推廣小組在二零零二年六月十二日正式成立,任期到二零零三年年底。目 前成員包括(按粵拼序):鄧思穎(召集人,香港理工大學)、藺蓀(香港城市大學)、黃倩萍(香港理工大學)、張群顯(香港理工大學)和童哲生(香港城市大學)。對粵拼推廣有興趣的本會會員,歡迎隨時加入推廣小組!

二零零三年將會是粵拼公佈十週年,為迎接和慶祝這個特殊時刻的來臨,新的粵拼推廣小組希望在任期內,協助本會達成以下的目標:(一)再版《粵語拼音字表》;(二)組織編訂粵語教科書;(三)統籌出版粵拼詞表;(四)為字典以粵拼注音;(五)舉辦多類型講座、工作坊介紹粵拼;(六)舉辦學術會議;(七)鼓勵粵拼教學(拼音和輸入法);?]八)加強對外宣傳。推廣小組希望能夠在回顧粵拼過去十年發展的同時,積極宣傳和普及粵拼,讓更多的社會人士對粵拼有認識,把粵拼提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如果對粵拼推廣有任何的建議,歡迎向本會聯繫。請直接向粵拼推廣小組召集人鄧思穎聯繫,電郵地址是 sw.tang@polyu.edu.hk

 

粵拼發展的重要日程
 
  • 1992年 9月5日本會於當時的香港城市理工學院召開「粵語拼音系統研討會」,有11篇報告,參加學者達五十餘人。
  • 1993年本會理事會決定成立「粵語拼音方案工作小組」負責訂立新方案。小組召開多次工作會議商討方案,成員包括(按粵拼序)徐雲揚、鄧思穎、范國、江影儀、孔碧儀、李行德、藺蓀、梁長城、陸鏡光、蘇周簡開、童哲生、張群顯和鍾龍山。張群顯任召集人。
  • 1993年12月於香港城市理工學院舉辦的「第四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上正式公佈由本會制定的拼音方案,定名為「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簡稱「粵拼」。
  • 1994年本會成立「粵拼推廣小組」負責粵拼推廣和普及的工作,成員包括(按粵拼序)鄧思穎、范國、李行德、藺蓀、陸鏡光、童哲生和張群顯。藺蓀任召集人。
  • 1997年本會編製並出版了《粵語拼音字表》,編者為(按粵拼序)范國、李行德、藺蓀、陸鏡光、童哲生和張群顯。
  • 2002年6月12日本會成立新的「粵拼推廣小組」,目前成員包括(按粵拼序)鄧思穎、藺蓀、童哲生、黃倩萍和張群顯。鄧思穎任召集人。
 

粵拼應用大事記
 

教學、研究的工具

  • 1994年香港城市大學的童哲生曾在小學進行實驗,比較最適合粵拼教學的年級。
  • 1997年本會出版《粵語拼音字表》,成為粵拼教學、粵語語音教學的重要參考工具。
  • 1997年語言科技有限公司為香港教育署課程發展處中文組以粵拼標注粵語字音,製作《通繁達簡》、《從簡入繁》、《點畫流形》等。
  • 1997年至1998年香港城市大學鄒嘉彥教授等獲語文基金進行題為「『漢語拼音』和『粵拼』電腦學習軟件﹝第一期﹞/互聯網上『粵拼』」的研究。
  • 1998年語言科技有限公司製作《粵拼不難》電腦輔助粵拼學習軟件,在市面發售。
  • 2001年香港教育學院成立的「數理華聲」小組採用粵拼作為數學課英漢詞匯注音,並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製作光碟介紹粵拼。
  • 2002年香港城市大學在香港藍田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實驗教授粵拼。
  • 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的碩士課程和部分本科課程教授粵拼。其他大學也有利用粵拼教授粵語語音知識,例如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
  • 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製作一套提高語音水平的多媒體網上輔學軟件──「語音導修室」,利用互聯網教授粵拼和其他粵語拼音系統。
  • 粵拼的聲韻調介紹列入香港公開大學的教材。
  •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屬下的獅子主會特殊幼兒中心採用粵拼作為弱聽兒童和家長粵語語音訓練的工具。
  • 本港? M海外有關粵語的學術論文,大多採用粵拼。
  • 儲存於CHILDES的「香港粵語兒童語言資料庫」以粵拼記音。
  • 在香港多間大學的語言、語文學系、電子工程學系 、電腦學系等,多項受資助的有關粵語研究計劃,都採用了粵拼。
  • 2005 年香港語言學學會與香港城市大學合辦「2005全港中學粵語拼音大賽」。

中文電腦輸入法

  • 方案在1993年公佈後,本會根據粵拼製作適用於中文電腦的「粵拼輸入法」。
  • 自從粵拼輸入法推出後,該輸入法曾為多個電腦軟件採用,作為中文系統的內置輸入碼,包括微軟中文視窗NT、南極星、蒙恬筆、全漢橋等。
  • 1999年鄧思穎和童哲生合編《實用粵語拼音輸入法》,附送的粵拼輸入法適用於3.1、95、98、NT4.0、2000、XP等中文視窗版本。
  • 香港的大學圖書館電腦系統已經安裝粵拼輸入法,例如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圖書館讀者可以利用粵拼輸入法在電腦尋找資料。
  • 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製作的「粵音韻彙電子版」,使用者可以透過互聯網輸入粵拼 查考粵語字音。
  • 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製作「全衡」輸入法系統,在網上以粵拼聯詞輸入。
  • 香港大學語言學系和IBM合製外掛式聯詞輸入法「紅蜻蜓輸入法」。
  • 2003年語言科技有限公司製作「智能粵語拼音語句輸入法」,在市面發售。
 

粵拼的相關參考資料
 

與粵拼有關的網頁

採用粵拼作為輸入法或者注音工具的網頁

與粵拼有關的部分書目(按粵拼序)

  • dang6 鄧思穎。1999。粵語拼音輸入法與香港的環境。《電腦家庭》46 ,頁174。
  • dang6 鄧思穎、童哲生。1999。《實用粵語拼音輸入法》。香港:語言科技有限公司。
  • hoeng1 香港語言學學會。1997。《粵語拼音字表》。香港:香港語言學學會。
  • leon6 藺蓀。2000。粵語拼音連詞拼寫規則,載於單周堯、陸鏡光主編:《第七 屆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465-475。
  • leon6 藺蓀主編。1993。《九二粵語拼音系統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語言學學會。
  • mok6 莫翠嫻。2001。《學習粵語拼音對學習漢語拼音的影響》。香港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 si1 施仲謀。2002。幾種常用粵語拼音系統簡介。《語文建設通訊》第70期,頁27-33。
  • sou3 數理華聲編輯組。2001。《數學課英漢詞匯》。香港教育學院。
  • tong1 湯浩堅、曾寶強、胡強輝。2001。「數理華聲」母語教學參考資料(試用版)。香港教育學院、優質教育基金。
  • tung4 童哲生、藺蓀。1994。「粵語拼音的應用」錄像帶。香港城市大學質量提高資金贊助。
  • tung4 童哲生、藺蓀。1995。「粵語拼音輸入法的安裝」錄像帶。香港城市大學質量提高資金贊助。
  • tung4 童哲生、藺蓀。1996。推廣母語拼音、提高語音敏感度,載於《中文教育論文集第二輯(上冊)》。香港:香港大學課程學系出版。頁360-371。
  • wu1 鄔文英。1997。《粵語羅馬拼音方案的比較》。香港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 wu4 胡百華。1994。「粵語拼音方案(1993)」評介,《語文建設 通訊》,第43 期。
  • zoeng1 張群顯。1994。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的緣起、設計原則和特點──代「粵語拼音方案工作組」報告,香港語言學學會《會訊》17,頁30-40;也載於《粵語拼音字表》,香港語言學學會編(1997)。香港:香港語言學學會,頁ix-xix。
  • zoeng2 蔣英豪。1997。從《粵音韻? J》到《粵語拼音字表》──評《粵語拼音字表》,《中國語文通訊》44,頁18-21。
 
  《粵語拼音字表》(第二版)的編者:(從左到右) 藺蓀、陸鏡光、張群顯、范國、鄧思穎、童哲生、李行德
   
 
 
《粵語拼音字表》的編者討論第二版的出版事宜(2002 年 8 月28 日)
   
 
Copyright ©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lshk.linguist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