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频道> 烟台教卫
两次鸦片战争敲开“烟台港” 百年沧桑太平湾(图)
水母网 2010-08-01 12:17:00 来源:水母网  评论(加载中) |    
水母网新浪微博

远眺烟台太平湾码头

码头上长出了嫩绿的青草

夕阳西下,依偎在美丽芝罘湾怀抱中,与烟台山默默对视的太平湾越发宁静。

太平湾一直就是老烟台人心中无法抹去的美好记忆。站在湾前的小广场上,远

眺夕阳,波光粼粼、桅杆如林,巨大的“城市之门”彰显着城市的活力;东北方向的烟台山灯塔,执着地将夜幕一次次划破;广场上黑瓦白墙的海关验货房在默默地述说着太平湾并不太平的往事……

太平湾,南依海岸长街,东靠烟台山角,西有停泊码头,北横防波长堤,形成屏障四立的港口。再加上港口外面有芝罘岛、崆峒岛等天然屏障,港内风平浪静,“面阔水深”,在百余年前,这种条件无疑是一个优良的港湾,人们取吉祥之意,称它为“太平湾”。

在胜利路向北顺行至海,就是太平湾。这里虽然没有了百年前的繁荣,静谧之中却彰显着质朴之美。右侧的烟台山遥相呼应,与太平湾一起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兴盛。有人说,透过太平湾的开埠建设、历史传承和时代兴衰,可以看到烟台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发展的脉络。穿越三个世纪的门槛,太平湾再度步入我们的视野,梳理记忆的经纬就是感受它的沧桑巨变和弥久历新的历史之美。

太平湾里“风微日暮帆樯集”

太平湾在《烟台港史》(古、近代部分)中有载:明代,太平湾里已是“风微日暮帆樯集”。到了清朝中叶,这里更是艨艟辐辏,商贾云集,渔歌互答,海鸟飞翔,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当时,由于烟台还没有正规码头,海港装卸多在天后宫附近沿岸,大吨位的轮船只能停泊在深水中,货物、旅客全靠小舢舨过驳转运。

其实,明清太平湾上呈现的繁荣景象是有历史前提的,而这就要得益于芝罘岛和芝罘湾。芝罘岛在春秋时期称“转附”。相传古代芝罘岛孤立于海面,并不和陆地相连,南北航海行船,遇有恶劣天气,即趋附于芝罘岛以避风浪。“转附”就是“四周可以依附的意思”。

向前追溯,烟台海上活动的历史极为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000年),当芝罘湾随地质史上的最后一次海侵海退而初具雏形的时候,古代先民们就生息繁衍在这个地方,创造和发展了灿烂的胶东史前文化。

芝罘岛西南方陆地上有一条河,即流经福山县城外的“夹河”。每逢雨季,从上游冲下大量的泥沙淤积于入海口,秋冬两季强劲西风和北风把淤沙吹向东移,天长日久,日积月累,逐渐把芝罘岛和陆地相连在一起。从地形看,俨然一株灵芝,故而人们逐渐把该岛的称呼由“转附”改为“芝罘”。“罘”意为“天然屏障”。芝罘岛变成了连陆岛,岛陆之间的海峡变成了港湾,形成了芝罘湾。而芝罘湾里的太平湾恰恰就是一处更为优良的天然避风港。

“有了这处天然港湾,从夏商周时期起,烟台沿海便开始了‘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有了活跃的商品流通。秦皇汉武都多次东巡于此。唐宋时期,这里多为军事活动服务,是军队、军事物资的重要输送站。”烟台港集团档案馆馆长刘文君告诉记者:“其实从唐代南粮北运开始,来自南方沿海的运粮船只,或出于淮上,或出于江南,莫不取道于芝罘成山之下。明初,太平湾已然成为海上运输和捕捞渔船的重要停泊避风港,年有‘舟师数万’。期间,广州、福建、宁波、锦州等外地商船往来频繁,贸易兴隆。为祈福出海顺利平安,航海者便在当时港湾南岸建造了‘天后宫’,此后,天后宫所处的西南河口一带成为了港口活动的中心场所。”

“关于太平湾的历史,形成气候应该始于元明。元朝时期,因为当时的船主要是帆船,所以港湾能否避风成为最重要的条件,这里是海漕运送主要的避风港。明朝为了抗御倭寇,这里又一度成为海防要塞。”民革烟台市委原秘书长郑承清说,明洪武三十一年,“奇山所”的建立正是基于抗击倭寇而建,这也与太平湾不无关联。

因为倭患猖獗,清代一度实行海禁。烟台的天然港口太平湾和沿海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 责任编辑:王鑫
“烟台资讯365”让您随时随地用手机轻松掌握烟台最新鲜的事儿
订阅方式:发送ytzx到10658666   取消方式:发送qxytzx到10658666
资费:0元/月    仅限山东移动用户

点击返回水母新闻中心

48小时排行榜

关于水母网 | 集团介绍 | 集团邮箱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新闻登载许可声明 | 网站地图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4001  增值许可证:鲁B2-2005005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鲁工商广字08-1685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星云信息传讯有限公司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 鲁ICP备020006号烟台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