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网

当前位置:华裔网 >> 华裔天下 >> 城市频道 >> 大话城市 >> 正文

陕西宝鸡戴家弯的来历

华裔网作者:党玉琨盗掘宝鸡斗鸡台《(戴家湾)文物的调查报告》

 

清光绪年间发现的“柉禁十三器” 出自代家湾

戴家弯地区是古陈仓所在地。陈仓是因“陈仓山”而得名。根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守敬的《水经注图》所示,“陈仓山”当指现在贾村原南缘的蟠龙原(山),并非现在的鸡峰山。实际上,陈仓这个地名不仅历史相当古老,它起码在五帝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大概和伏羲时代相同时,而且它的内涵和寓意也相当原始。北平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上世纪三十年代在这个地区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已表明,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是先民居住的理想场所。在此以后,形成了刘家文化、商末周初和秦汉文化的三个繁荣时期。

商末周初时的戴家弯地区之繁荣是我们今天无法想像的,在学术上一直是一个迷。党玉琨盗掘出土的青铜器大多是西周早期的,且质量等级极高,颇具影响。这些青铜器中,有的只能是王室才能使用,有的直接涉及周王,周公及其家族成员,有的涉及到周初的重大事件。一九六五年在这里以北的贾村镇发现的珂尊,和戴家弯联系密切,唐兰先生曾推测,这里是西周虢国封地。但是,嗣后在戴家弯及其相邻地区又多次发现夨国遗物,有学者又认为,戴家弯一带应是夨国辖区的重要地方。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商末周初,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不得不使我们联想到“太伯奔吴”这件事。

太伯奔吴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太伯、仲雍奔荆蛮。这是西周早期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汉代以来,都认为春秋时的吴越之吴就是太伯建立的吴国,地点在今江苏无锡一带。近代以来有蒙文通先生等,对此提出了质凝,认为太伯奔“荆蛮”是指太伯奔到了宝鸡市的渭水两岸,具体当指宝鸡的吴山一带。“《穆天子传》又言:‘赤乌氏其先出自周,太王亶父封其兄子吴太伯于东吴’。则赤乌之吴,即《封禅书》之吴岳,《尔雅》之岳山也,实为汧山。张莜衡先生在《散盘考释》一文中说,太伯之奔固在于此”。这就更加明确地指出太伯奔吴与宝鸡吴山的联系。

 宝鸡吴山的地望不应当怀疑。《汉书•地理志》说,“吴山在西,古文以为千山,《国语》所谓虞也”。《楚辞•天问》又说,“吴获迄古,南岳是止,孰其去斯,得两男子”的故事是指太伯、仲雍到吴山采药的事。

“太伯亡荆蛮”中的“荆”就是“楚”,因为先秦时荆楚连称或不分,这在金文中常见。从《水经注》中可知,金陵河就是楚水,又从《元丰九域志》中的“凤翔府,虢,有楚山”的记载来看,今日宝鸡陈仓区当有一座山叫楚山,这个楚山当与楚水有关,它很可能就是今日金陵河东岸贾村塬西南缘的蟠龙山。这些历史地名都与太伯奔吴有关。

近代以来,宝鸡地区发现了大量与太伯奔吴有关的考古资料。如国遗存。根据尹盛平先生的考证,氏不是西北原有的民族,而是商末由陕南进入宝鸡的南方巴蜀民族。《蜀王本记》上有一则“荆人鳖灵”的故事,故事中的“荆人”就是“荆蛮”,因为“蛮”在南方的本意是“人”,所以巴人就是荆蛮,氏自然也就是荆蛮人了。

国墓地出土了一件车饰,是一个高浮雕的铜人,断发披在脑后,背部剌有鹿纹,臂与小腿上也有剌纹;不仅如此,一件铜铖的内部也有一脑后断发的纹饰,这些无疑是“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的形象。文身断发内容的文物在南方出土的比较多,说明,文身断发是荆蛮人的习俗。这可有力的说明氏是巴族,巴人是荆蛮人。太伯奔荆蛮自然是到了宝鸡吴山一带建立了吴国,这个吴后来被封到了东南方的无锡一带。因为古代吴、虞、夨通用,吴字省去口字又是夨,因此有学者认为夨国就是吴国。这又把太伯奔吴和夨国的历史联系了起来。

如前所述,近几十年来,夨国文物在宝鸡的陇县,千阳,凤翔及贾村塬出土较多。与太伯奔吴有直接联系的是夨仲戈,这件戈出土于吴山下的陇县南坡村夨国墓地。前述虞、吴、夨相通,因此夨仲戈也就是“虞仲戈”了。这些夨国考古资料虽然涉及的问题较多,比如说其历史地理和族属问题,一直聚讼不休。但是,夨国在宝鸡的历史与太伯奔吴的历史事件相一致,这恐怕不是历史的巧合。

诚然,斗鸡台之戴家弯处在吴山之东南的陈仓山下的二阶台地上,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遗存都可以证明,商末周初,太伯这一支周王室族人来到了这里。除此之外,吴山脚下还没有一个地方能同当时的戴家弯地区相比拟,起码现在,还没有一个地方出土的青铜器的数量、时代、规格上能与戴家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相媲美。因为这是太伯奔到这里以后,周王室的成员遗留下的。因此,戴家弯出土大量的西周早期的高规格的青铜器就不足为奇了。

周平王东迁以后,斗鸡台之戴家弯地区又成了先秦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成了秦人营建都邑、养精蓄锐,不断向东扩大领地的根据地和大后方。实际上,早在秦人成了周人附属以后,秦人便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脚印。

西周初年的成王时期,秦人还只是西周一支很小的附属氏族。秦人的先祖以畜牧为业,如造父就是一个放牧驯马的能手。他曾为周穆王养了八匹骏马,周穆王在征伐西部戎族的战争中,有一匹骏马死于戴家弯以北陈仓山北部的马迹山上,后来就葬在了那里,所以,至今,那里还有葬马塚及其流传的故事。《辞海》说,非子“受周孝王召使,主管养马于千水、渭水之间”,这是说,周孝王知道秦首领非子养畜驯马的本领很很高,就在孝王八年,召来非子,把今宝鸡地区千河与渭河交会的大片夹角地带交给非子叫他为周王室养马。因为这里水源充足,气候温润,林草茂密,是非子为周王室养马的理想地带。秦人就这样凭籍周王朝的依托,在这里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发布日期:2014-1-15 14:28:26